據(jù)《盛京舊志沿革》記載:周代前在遼源市地域就有穢貊、息慎族勞作生息。漢至南北朝屬玄菟郡,西漢以后夫余國據(jù)此地。346年于遼源龍首山山城建渤海國夫余府,即夫余西徙近燕的后期王城。晉朝為高句麗地。后魏為勿吉地
據(jù)《盛京舊志沿革》記載:周代前在遼源市地域就有穢貊、息慎族勞作生息。漢至南北朝屬玄菟郡,西漢以后夫余國據(jù)此地。346年于遼源龍首山山城建渤海國夫余府,即夫余西徙近燕的后期王城。晉朝為高句麗地。后魏為勿吉地。隋朝高句麗仍據(jù)此地,中原王朝在高句麗范圍之內(nèi)設立郡縣。唐朝初年屬河北道安東都護府的南蘇州,唐朝渤海國時,東豐縣屬長嶺府,東遼縣屬夫余府。926年遼于此地建黃龍府,到975年,歷49年。由于黃龍府衛(wèi)將燕頗反遼,黃龍府被廢,遷燕頗余黨千余戶建通州。遼滅渤海國后,遼源地區(qū)屬東京道長嶺府,設在梅河口市山城鎮(zhèn)(亦說屬乙典郡)。金代屬咸平路。元朝屬遼陽行省開元路咸平府斡磐千戶所,后為遼東宣慰司轄境。明朝先設定遼都衛(wèi),后改為遼東都指揮使司,隸屬于五軍都督府,后設奴爾干都司,東遼、東豐兩縣屬三萬衛(wèi)管轄,后屬塔魯木衛(wèi)、司吉河衛(wèi)境。
1437年(明正統(tǒng)二年),設遼東邊墻,遼源位于邊墻之外,當時許多少數(shù)民族聚居在邊墻外。清朝以前,生活在遼源境內(nèi)的民族主要是滿族。東部屬于海西女真哈達部,西部是葉赫部。1619年(明萬歷四十七年),努爾哈赤滅葉赫部后,將今遼源市全境劃為大圍場的一部分。1661~1722年(清康熙年間),遼源地域正式劃為盛京圍場,專為皇室狩獵用地。當時各圍場名稱都是以地形地物的特征或某些動物活動的區(qū)域特點來命名;還有些圍場在明末清初就有地名,后來把這些地名做了圍場名。
今遼源市境內(nèi)的吉林哈達嶺,又稱納綠窩集(也有寫成“庫魯納窩集”)嶺、鋼叉嶺和長嶺子,是遼源境內(nèi)歷史最久的地名。據(jù)《西安縣志》記載:“吉林西南五百里有長嶺子,為眾水分流之地?!遍L嶺府之名當取諸此。以此嶺為分水嶺,西麓是東遼河發(fā)源地,西流橫貫遼源市境,稱為西流水;梅河、蓮河、大沙河發(fā)源于吉林哈達嶺東麓,東流入輝發(fā)河,稱為東流水。西流水和東流水這兩個地域名后來便做了圍場名。1878年(清光緒四年),盛京將軍曾祺向清廷奏請西流水圍場和東流水圍場開禁。1896年(清光緒二十二年),圍場弛禁招墾。
1900年(清光緒二十六年),盛京圍場總管高萬梅主持勘放西流水四十五圍地。1901年(清光緒二十七年)冬,清政府于扎拉芬阿林圍之大疙瘩(今龍首山)西側設東路保甲分局,辦理民事政務,為遼源境內(nèi)建制之始。
1902年(清光緒二十八年),在奏請海龍廳升為府的同時,在今遼源境內(nèi)正式設制,西部、東部各建置一縣。這兩個縣的命名,是以水的東西流向為別,在東流水地域設的縣用一個“東”字,加個“平”字,定名為東平,在西流水地域設的縣用一個“西”字,加一個“安”字,定名為西安,取“平安”之意,亦即太平安定,天長地久,永世安寧。東平、西安兩縣均隸屬奉天省海龍府。
西安縣城原擬建在老虎嘴子,后改在大疙疸西側設置。故西安縣土名大疙疸、大疙疽。疙疸是由于縣內(nèi)龍首山的山頭像一個大瘤子,由此得名。而大疙疽完全是“疸”字誤寫為“疽”所至。曾是海西女真葉赫部的東城,現(xiàn)為龍山公園。大疙疸四周層巒疊嶂,繡壤相錯,有山谷之險,足以控制四方;又有交通之便,居民日眾。因此,1903年(清光緒二十九年),改勘城基于大疙疸山。西至半截河,南至東遼河,北至半截河,在中央位置定西安縣衙址。8月建成衙署56間,又建巡捕堂于南關。1904年(清光緒三十年),修筑西安城垣,由商民捐資修筑4座城門,名曰東吉、西寧、南康、北壽,挖護城河1 390米??h城內(nèi)設東吉、西寧、南康、北壽4保。
1903年(清光緒二十九年),東平縣初設治時,租賃民房辦公。不久,選擇圍場中心的大肚川(今東豐鎮(zhèn))建東平縣衙門。
1907年(清光緒三十三年),奉天省改為遼寧省,西安縣隸屬遼寧省。
1912年(民國元年),遼寧省改為奉天省,西安縣、東平縣歸奉天省遼沈道管轄。同年3月東平縣更名為東豐縣(關于東豐地名的由來詳見東豐縣篇)。1914年(民國三年),屬奉天沈陽道。
1920年(民國九年),劃歸奉天省直屬。1926年(民國十五年),西安縣、東豐縣由三等縣升為二等縣。由于土地大量開發(fā),人口大增,大疙疸成為奉天省聞名的農(nóng)業(yè)集散地。隨之,縣城各種店鋪門房相繼建立。1929年(民國十八年),歸遼寧省直屬。淪陷時期,1932年屬奉天省,1941年屬四平省。1945年“八一五”光復后,因為西安縣與陜西省西安縣同名,擬將西安縣更名為北豐縣,但未被推行,仍稱西安縣。同年11月屬遼北省第三專署。1946年2月屬遼北省第二專署。1947年西安縣、東豐縣解放。1948年7月劃歸遼北省第三專署。
1948年10月1日,劃西安縣城區(qū)及礦區(qū),成立西安市,屬遼北省。這是市、縣首次分設。1949年5月隸屬遼東省。同年7月西安市改為省直轄市。西安縣政府機關仍設在西安市區(qū)內(nèi)。
1952年4月3日,西安市因與陜西省西安市重名,更名為遼源市。因處東遼河源頭地區(qū),故更此名。1954年遼源市和西安縣、東豐縣劃歸吉林省通化專區(qū)管轄,遼源市仍為省直轄市。1956年8月1日,取東遼河名,將西安縣更名為東遼縣,因縣內(nèi)最大河流東遼河發(fā)源于該縣,故而得此名。在本縣境內(nèi),今還有個遼河源鎮(zhèn)。今東遼河,史稱漢水,又名赫爾蘇河,又譯為黑爾蘇河、葉赫河,葉赫部落即由葉赫河而得名。同年改由吉林省懷德專區(qū)管轄。
1958年東遼縣、東豐縣劃入四平專區(qū),遼源市也劃歸四平專區(qū)代管。1959年3月23日,撤銷東遼縣,將原東遼縣的行政區(qū)域并入遼源市。1962年5月28日,恢復東遼縣建制。1969年5月14日,撤銷東遼縣,其行政區(qū)域仍劃歸遼源市管轄。1976年1月22日,恢復東遼縣建制。1980年1月29日,撤銷東遼縣,將原東遼縣行政區(qū)域劃入遼源市。1983年10月3日,遼源市升為地級市,城區(qū)設龍山、西安兩區(qū),同時恢復東遼縣建制(東遼縣第四次與遼源市分設),東遼縣、東豐縣劃歸遼源市管轄。1987年1月7日,東遼縣人民政府駐地由遼源市遷至白泉鎮(zhèn)。
遼源市區(qū)位于市境西北部,東遼河東流經(jīng)市區(qū),大梨樹河、渭津河在市區(qū)東南匯入東遼河。有橋梁6座,將南、北、西三片街區(qū)連為一體。
光緒二十八年(1902年),于遼寧省康平縣鄭家屯設遼源州,歸昌圖府直轄。
1940年按偽滿洲國國務院勒令第五號命令,將雙山縣、遼源縣合并,各取縣名字首,史稱雙遼縣。
1945年,中國共產(chǎn)黨分別在雙山和鄭家屯成立中共雙山縣委和中共遼源縣委;
1945年12月,鄭家屯第一次設市稱遼源市。
1947年5月24日,鄭家屯第二次解放,在重建民主政權時,雙山、遼源兩縣又合并為雙遼縣;
1996年5月20日經(jīng)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。始稱雙遼市。
下一篇:原創(chuàng)現(xiàn)代詩歌 魅 力 遼 源
上一篇:邱長發(fā)
Copyright @ 2004-2019 0437.com All Right Reserved @遼源信息港|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| 中國互聯(lián)網(wǎng)聯(lián)合辟謠平臺 | 吉ICP備13002594號